近日,国务院十多个部委陆续公开“三公”经费,这种做法恐怕开创了建国以来的先例,它表明了中央政府推动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决心。
所谓“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在公务招待、因公出国(境)、公务购车及用车等方面的开支。近年来,“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针对网上频繁被曝光的一些部门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等现象,民众对“三公”经费使用是否确当的质疑更是不绝于耳。此次国务院多个部委将“三公”经费与财政收支情况公之于众,无疑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取信于民的重要举措。尽管这只是政府在财政预算公开方面的一小步,但它却是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一大步,它诠释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务院财政监督的加强。
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的发展均离不开公共权威机构——政府。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剧增与复杂化、专业化,西方国家的行政权力甚至出现了膨胀。政府自身的运行以及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治理都需要必要的经费开支,这就产生了财政预算。可以说,政府的财政预算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每一分钱用于什么地方都需要认真对待。政府预算一旦出现问题,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因而,对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可或缺。就世界多国的政治实践来看,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主要来自代议机关或称立法机关。换句话说,立法机关是国库开支的守护神,严守纳税人的钱不得乱花,它要对选民负责,对纳税人负责。
在我国,对政府预算监督的重任交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在中央一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国务院的财政预算拥有审查权,对其执行情况也拥有监督权。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政府启动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投入巨额资金改善经济发展结构,保证经济发展安全。这些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落实情况已经成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点监督内容,同时为推动人大监督的发展,尤其是推动人大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提供了重要契机。而在此之前,这种监督一直是全国人大的弱项。
早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审计署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时,部分常委会委员就提出批评,认为审计工作报告过于“温柔”,“不敢点名”。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更是要求将审计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要一追到底。所有这些表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正在积极回应社会的期待,不断探求法律所赋予和民众所期待的角色定位,由实然的人民代表大会向应然的人民代表大会转变。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国务院决心推动各部委“三公”经费的公开化,公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它财政收支情况,掀开了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新一页。
当然,我们也看到“三公”经费的公开在具体执行中所遇到的困难。按国务院的原定计划,98个部委都要公开“三公”经费情况,时至今日,能做到“三公”经费公开的部委只有十多个,其中审计署公布的数据较为详细,其它都过于简单。不过,相对于那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部委,这些部委已经算进步了。无论如何,“三公”经费与财政收支情况的公开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增长点,它对于推动人大对政府的预算监督带了一个好头。
来源:东方网社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