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动与集聚的基本特征
1.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全球人才流动与集聚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定义是:在科学、工程及相关领域就业的拥有科学、工程及相关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者或者是拥有非科学、工程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在科学、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工作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定义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选择科学、工程领域工作的美国人(拥有科学、工程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非科学、工程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二是在美国获得了学位并继续留在美国的国际学生;三是在其他国家获得了学位后移民到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们这里主要是对受雇于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进行研究。
相较于学术人才而言,在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有着不同的特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份性质,学术人才主要在大学、科研院所工作,很多属于公共部门,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主要受雇于各类公司,属于私人部门;(2)创新性质,在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人才主要从事的是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虽然也越来越强调产学研结合、市场价值,但在大学、科研院所依然有不少学术人才强调的是知识发展逻辑、学科逻辑以及自身的兴趣导向,从事创新的工作则更多是应用研究、研究开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更多突出应用导向、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导向。
在全球创新链中,以科学家、工程师为代表的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因其对引领未来发展潮流的重要价值,对作为稀缺资源的科学家、工程师的需求日益高涨,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动与集聚也成为了一种全球的现象。韦维客·瓦德瓦引用的数据表明,每年有超过100万移民申请,而针对技术工人的年发放量仅为1.2万的永久居民签证(在工作签证EB-1,EB-2和EB-3分类下)。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却将这些移民视为富有价值的竞争性资产,积极地向留学生和受过教育的移民伸出橄榄枝。美国旧金山湾区是除纽约以外该类签证申请最多的地区,也是同等经济规模地区中申请最密集的地区。其中,硅谷外国工程师达37.4%,远高于旧金山34.4%、加利福尼亚27.1%、美国13.3%。2016年硅谷指数标明,7.1%的创新企业把雇佣来自海外的新的技能人才作为获得新知识或者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一项对法国、德国、荷兰、约850个企业的调查表明,国际化员工的使用在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约有40%的企业录用了外国员工,其外国员工的占比约占全体高技术人才的11%。
2.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全球流动与集聚的基本特征
从总体情况来看,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全球流动与集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学历高。企业科学家、工程师的全球流动与学历相关,学历越高,其流动的动能就越大。美国科学和工程领域职位中,外国科学家、工程师中博士学位20%,美国本土科学家、工程师博士学位占比为10%。学位越高,外国科学家、工程师比例越大。
二是专业强。企业科学家、工程师的全球流动与其从事专业或者从事的专业高度相关。波士顿咨询集团通过对全球20万人调查发现,技术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是全球最具流动性且具有最高流动意愿的人群,将近70%的信息技术人才愿意到国外去工作。
三是产业集中度高。科学家、工程师的全球流动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从美国新移民就业情况来看,49%在专业和技术服务,32%在建筑业,51%在医疗服务,15%在教育服务,8%在零售业,17%在交通与仓储业;与此相对应,经合组织经济体欧洲成员,32%在教育领域,27%在建筑与土地规划领域服务等(表1)。
表1 经合组织国家外国接受外国移民增长人群的产业分别:
表2经合组织国家外国接受外国移民增长人群的产业分别:美国
四是城市集聚度高。科学家、工程师的全球流动、集聚与经济发展程度、城市发展密切相关。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经济基础越好,提供经济发展机遇越多,越可能成为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在内专业人才选择的目的地。调查发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瑞士、法国、中国香港、阿联酋、德国是最受全球专业欢迎的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一流的研究机构和大学、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较高的透明度,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吸引集聚了大量优质的企业,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众多优秀、顶尖的人才。从科学家、工程师流动的态势看,例如美国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地区、英国被誉为迷你硅谷(silicon roundabout)的东伦敦科技城,是最能吸引科学家、工程师的地方。
表3 15个最受专业人才欢迎的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资料来源:《全球专业人才流动调查》
五是网络特征明显。科学家、工程师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网络。网络促进流动,在人与人间产生长期的信任,可以有效地让人们跨越组织的界限,成为促进技术创新变革、投资发展、职业成功的重要渠道。外国科学家、工程师不仅嵌入所在的企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建立了广泛的网络。以全球创新最为集中的硅谷及旧金山湾区为例,在外国科学家、工程师之间建立了广泛的网络,通过跨学科的互补与融合,推动了创新的发展。在湾区,科学家、工程师的网络总体而言存在两种形式,正式的网络包括具有明确目标、议程、职责的组织,如湾区科学和创新联盟(BASIC)和地区生物科技产业协会(BayBio)。非正式的网络,是较松散的个人和机构间的联系,基础是两者的研究领域或专业兴趣有所重合,例如光伏论坛、技术沙龙、丘吉尔俱乐部、西方风险投资协会、硅谷电信委员会,以及国家或民族联合会,如数字驼鹿休息室(加拿大)、印度私募及风投联合会(IVCA)、印度次大陆药品从业人员(EPPIC)、硅谷印度专业联合会、亚裔多元技术协会(AAMA)、中国工程师学会(湾区)、玉山科技协会(西海岸)、华远科技协会(HYSTA)。以上很多组织在世界各地都有分会。和正式联络网一样,非正式联络网也为成员提供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提供通过结构化项目及社会和专业活动建立的专业联系。通过调节人际和组织间的关系和往来,这些联络网在研究和商业化两条价值链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完全覆盖了创新体系的每个流程。
六是贡献度大。外国科学家、工程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相关研究指出,一名优秀科学家在其职业生涯可直接/间接创造3000万到1亿美元的价值,而获取一个优秀的外国科学家、工程师,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以专利为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办公室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美国的外国人作为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的比例从1998年7.6%增长到2006年25.6%,拥有知识产权的在美外国人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新泽西、纽约等州。来自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印度的移民是最大的贡献者,约有30.5%的知识产权发明的申请人是在美国居留的中国人、印度人或者美籍华人或美籍印度裔。外国发明者在前沿科技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半导体装置制造(84%),脉冲或电子通讯(83%),药学或药物成分(79%)以及光学(77%)。知识产权最集中的领域,分别是医疗器械或医用设备、医药、半导体、电子等。在美国的外国人和在美国以外以美国为基础的外国人,对美国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高通公司(Qualcomm)72%,默沙东(merck and Co)65%, GE公司64%,西门子63%,思科60%。
二、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动因分析
1.个人自身原因
是否出国生活、工作,是每个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一,做出决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对全球203756人调查表明,接受海外派遣,到国外工作的主要原因:拓宽个人经验65%,获得工作经验65%,获得更好的职业经验59%,获得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58%,改善薪酬56%,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55%,获得在不同文化中生活的体验54%,挑战自我53%,学习一门新的语言47%,面对新的人群或建立新的网络45%。与此同时,有关数据还表明,工作机会、签证和工作许可、经济环境、迁移成本是阻碍人才赴外工作的主要原因。
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关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选择全球流动的个人层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具备国际经验是科学家、工程师职业发展、成功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备全球化能力或者具备国际经验,能带来个人和专业上的改变。在2013年的调查结果中,92%的受访者意识到国际经验的价值。83%已经移居国外的受访者表示,移居能够加速他们的个人发展;77%的人表示能够有利于他们的职业前景;72%的人表示能够增加他们的薪水。这引发了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在内的专业人才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接受到海外工作的理念,例如由52%的受访者将家定义为“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或“世界的任何地方”,86%的受访者准备居住的时间要比预期的更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跟随工作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职业生涯是不同地方越来越高级职务的投资组合。
第二,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是科学家、工程师全球流动的重要原因。人才往往是向生活质量高和发展机会多的地区流动。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调查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平均年收入一般不超过3000美元,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中等收入即可达到5万美元以上,在硅谷、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等高科技开发地区科技开发人员平均工资是发展中国家同类人员工资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且年均收入每年还以10%的速度增长,这样优厚的条件吸引了众多来自海外的科学家、工程师。
2.企业发展原因
一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推动企业需要吸引和汲取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来支持并增加其业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调查显示,59%的公司倾向于选择有国际经验的候选人担任高级职务。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增长,加速了全球市场日益整合,同时,也推动了跨国公司在公司内对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重新配置,带动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企业科学家、工程师在国际之间的流动。数据显示,2003年获得公司内部流动签证L1签证的人数为29.8万人,几乎是1995年的2.6倍。从经合组织的数据来看,美国的公司内部流动在经合组织国家规模最大,英国在2007-2014年之间公司内部流动的增长最快。普华永道《人才流动报告2020》预测,2020年国际外派数量将会增长50%多,“新千年一代”将会成为2020年的主要国际外派人员。
表4 主要经合组织目的地的公司内部流动
二是研发全球化助推。跨国公司推动的研发全球化,加速了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全球流动。伴随着国际并购加速,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加快了研发部门的全球布局,研发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从研发全球化的研究单位类型来看,主要有技术转移研究单位(technology-transfer units)、原产地技术研究单位(indigenous)、全球技术单位(global technology units)、公司技术研究单位(corporate technology units)、区域技术研究单位(regional technology units)等。从研发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来看,目前已经至少经历了4个阶段,研发国际化发端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推进技术转移)、研发国际化的增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原产地技术创新在不断增长)、研发国际化向全球化转变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全球技术、公司技术、区域技术研究单位为主不断增长)、研发全球化升级换代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形态上来看,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有以下几种形态:支持性实验室(support laboratories)、本地综合性实验室(locally integrated laboratory)、国际依赖性实验室(internationally interdependent laboratories)。
这些机制对推动科学家、工程师的全球流动,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加大研发全球化投入,建构了一个以企业为边界、遍布全球的全球研发网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科学家、工程师的网络,通过内部的交流以及与当地的企业、创新中心、大学、科研机构的互动,形成了更为广阔的网络,由于这个网络更多是聚焦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及其研发的网络,是生产、分配和共享组织知识的网络,以及能够体验成长的网络,使得跨国公司以在全球分布的研究中心、实验室为基础,以其经济实力、雄厚的研发基础、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保障,通过人才招募、合作研究、学生安置等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将世界一流的人才纳入自己麾下,这些都引发了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的全球流动;
其次,跨国公司着眼于推动全球技术、公司技术和区域技术的研发,加速企业所属科学家、工程师在分布于全球的各研究中心之间的内部流动,短期的流动诸如调动科学家、工程师解决临时性突发问题,中期包括调动全球科技人力资源开展或执行一个项目,较长期则通过科学家、工程师的国际派遣,开辟新市场、开发新技术、建设新机构、建立新体系;
再次,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的延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跨国公司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带动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枢纽,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活动的布局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到当地产业格局和创新生态,影响着上游为跨国公司提供产品、服务的供应商以及以跨国公司产品、技术为生的中小企业,影响着对科学家、工程师的需求以及科学家、工程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跨国公司在某地设立研发中心,一方面通过加大对科学家、工程师的吸纳改变人才的流动,另一方面还能通过知识的外溢、技术市场的培育、技术人才能力的建设等改变当地的创新生态,从而进一步改变对海外科学家、工程师的需求,提升本地科学家、工程师与海外人才合作能力,改变全球科学家、工程师流动的方向、速度和频率。
最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推动了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全球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受到政策影响、市场驱动、资本激励,从跨国公司母体分离出来到最合适的地方进行技术创业,这是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重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具有在跨国公司共同工作、研发经验的科学家、工程师逐步形成了诸如谷歌(Google)、苹果(Apple)联盟、阿里系、百度系、腾讯系等一个特殊的科学家、工程师网络,这样的网络不仅对全球科学家、工程师的流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通过创业发展建构了新的创新网络的节点,从而改变全球科学家、工程师的分布和流动的格局。正如美国学者安娜丽·萨克森妮安(AnnaLee Saxenian)对硅谷、新竹、上海3地研究指出,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在硅谷具有工作经验的海外华人工程师与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风险投资家组成跨国的团体,帮助中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信息技术制造中心和半导体制造的领头羊。其后,来自中国大陆的工程师也加入其中,形成更为广泛的海外华商网络,“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人才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之间的循环流动,改变着3个地区的经济轨迹”,在此基础上也改变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的轨迹。
三是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美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在参与离岸创新中面临着不少压力。硅谷的风险投资家要求创业提供“离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cing)计划书,作为获得下一轮融资的前提条件。目前出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把客户关系、市场、金融、商业开发等战略管理部门放在硅谷,而将生产开发、研究工作以离岸的方式进行。这个离岸创新的经营模式正在异军突起,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印度的外国工程师纷纷介入其中。例如,在北京海淀区的上地信息技术产业园有一家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创业企业,其创始人是拥有美国顶尖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知名半导体公司担任过高级项目经理的中国工程师。公司获得了来自中国和硅谷的风险投资。该公司在北京有60名以上的工程师,其中90%以上拥有硕士学位,5名高级经理则长期在硅谷圣塔克拉拉(Santa Clara),其主要职能是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提供设计模块,自动化设计、测试和认证的工具开发等。
3.产业发展原因
优势产业是吸引和集聚一流人才的重要原因。从全球发展的情形来看,一些国家、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海外科学家、工程师青睐之地,其原因并不是偶然,很大程度上与其有没有世界一流的优势产业是密切相关的。有关调查发现,受访者之所以向美国集聚,与美国在科技、金融、法律等产业在世界上拔得头筹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科技中心的领导者,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越来越多的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将英国作为第二理想居住国。此外,由于近年来英国长期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拥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集聚的中心。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具有技术变革、善于创新的产业,是吸引集聚全球科学家、工程师的重要因素。技术变革是新的全球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最基础的来源之一,全球人才特别是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的流动往往与技术变革密切联系在一道。伴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研究发现,大批的生物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向具有生物、化学、医药领域明星科学家、企业所在的位置集聚。
三、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全球流动与集聚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流动的发展趋势,我国应该把握集聚、配置全球引领潮流、掌握资源、具有影响力的人才,搭建世界级事业发展增值平台,采取有效的策略,打造全球企业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逐梦之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1.出台明晰产业政策
要出台明晰的产业政策,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重大产业基地及高端领域重要项目的布局和建设,引导人才创新创业,同时,通过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发展,以此为各类优秀人才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理想的薪酬以及发展事业、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要顺应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服务化、融合化发展特点,抓住高端产业和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产业联盟,以产业内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政府为依托,联系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学与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形成基于共同标准和制度的产业共同体,推进产业技术联盟、产业化联盟、市场联盟等多种形式的产业联盟建设,实现从企业内部创新走向外部联合创新。要积极培育新业态,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加强人才部门和产业部门对接,建立快速会商机制,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测预报制度,引导人才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在重点和优先发展产业形成人才密集区,实现人才和产业相互结合、协调互动。
2.建立标志性人才发展平台
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一是创建产业创新学院。参照此前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新建制造业创新学院模式(IMIs),创建产业创新学院,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投资并促进尖端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新技术、新发明、新工艺和人才教育培训提供基础。加强政产学等相关主体合作,建立定期论坛机制,分析和识别产业未来发展及其能力要求,强化研究开发、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二是积极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力量积极扶持高附加值工程,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领域转化,把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集聚全球科技创新人才的“黄埔军校”。三是完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以解决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为导向,建立一批国家级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共性技术、工具软件、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科技情报等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创建协同创新创业产业联盟。加强与同领域的其他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工程中心和科技园区交流合作,加强与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合作,加强与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之间的交流沟通、整合资源,共同组建高层次产学研平台,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协同创新产业联盟,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五是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实施标准和专利战略,抢占高技术产业国际制高点。结合国家重大技术标准专项的实施,加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品技术标准研究,有效应对国际竞争中的技术壁垒。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标准化试点示范园区的建设。引导各类创新主体研究制定国家和国际标准,鼓励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支持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及进行版权登记,支持重点大企业形成专利群。吸引国际知名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TTO),通过吸引国际知名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国际技术转移促进和服务机构在沪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引进跨国技术转移项目,进行自主技术海外推广搭建平台。六是完善技术成果交易平台。积极推进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所、创新驿站等科技中介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技术产权交易、技术评估咨询、科技成果推广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推动人才、技术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推动跨国公司总部建设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吸引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及联盟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及联盟利用其海外资源,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化发展渠道、增强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支持企业发起成立国际性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数据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加大力度关注产业成长阶段中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的产业,深入挖掘和培育一批从事新业态,具有高增值、高风险、高成长特点的企业,通过政府采购、资金倾斜、产业促进等手段集中精力推进业态发展,推动企业成长成为国际型企业。
4.构建新一代科技园区
把握第三代科技园区发展的全球趋势,构建科技经济人才效益突出、创新创业创造卓越、工作生活学习一体、产业城市社区融合、宜居宜业宜学、充满活力激情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优化园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以一流的基础设施、社会配套设施、生活设施为主体的研发环境、孵化环境、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使科技园区成为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诞生地,大量高端审查要素和专业要素的集聚地,新时代前沿的模式、制度和文化的发祥地。抓紧构建网络创新模式,鼓励多元主体的广泛合作,激励和促进各类创新实践。加快转变政府角色,使政府逐步由“权力中心”转变为将诸多创新实践者连接在一起的“网络中心”,形成政府—大学(或研究所)—企业—社区紧密联合与互动的创新治理机制。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