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周一:“在硅谷,一个创意加一流表达,就能吸引资金青睐;而在上海,创业成功不能只靠好点子和好口才。”采访中,多位海外创客都谈到了上海创业环境的一个宝贵特质:行胜于言。这恐怕是上海汇聚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优势吧?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确立和发挥哪些比较优势?
汪怿(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之所以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创客,可能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基础: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二是完整的产业链、充裕的人才和智力储备、便利的基础设施、宜居宜业的生活工作环境。这为提高创业的成功概率提供了可能。三是有效融合中西的海派思维、海派文化。做事讲规矩、“基本可以不托关系”的营商环境,以及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浓重的“国际范”,使得海外创客喜欢把上海作为在华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
下一步,吸引汇聚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应当把握机会优势、制度优势和环境优势。要进一步在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上求突破,在融资、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政策资助、项目支持、知识产权等服务支持方面做文章,为海外创客在沪获取成功、活出精彩提供支持。
解放周一:坦率地讲,在上海创业的外国人并没有想象得多。此前数据显示,全世界各国的国际人口的平均比例为2.3%,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发展中国家为1.6%,中国却只有0.06%。近年来,随着有关外国人出入境及在申城就业创业的新措施相继实施,这一情况是不是有所改善了?
汪怿:国际大都市的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员的比例一般在10%以上。2015年,境外人员仅占上海常住人口的0.738%。虽然在沪外国人的比例偏低,但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
一方面,从规模的角度来看,海外人才来沪工作、学习的趋势正在发生积极变化。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近7000人,比2005年增加了近7万人。如果按类别来分,来沪外国人最主要的是工作,已经超过常住外国人的51%。
另一方面,来沪外国人的类型也有新变化。以往来沪工作的外国人更多的是“单位人”,以海外总部外派形式居多,集中在跨国公司、外商投资机构,而近年来在不少众创空间、国际孵化器里的“歪果仁”,多为“社会人”,一部分是背着背包直接过来的,一部分是在上海高校毕业后留下来创业的,还有一部分是与企业合同期满继续选择在沪打拼的。
解放周一:除了杨浦、宝山、普陀等地的众创空间,听说在静安、浦东等地,海外创客同样活跃。请问,这些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卖点”吗?
汪怿:分析上海的实际情况,确实可以看到海外创客群体背后的区域特色。例如,文化创意领域、专业服务领域和管理咨询等的创客,在中心城区比较密集;依托张江创新优势和自贸区保税优势,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流程、新模式,以科技创新为重点,聚焦生物医药、机器人、大数据等方面的创客在这些地方较为集聚。
这一方面与各区的政策导向、产业集群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创业类型有关。如创意、专业服务等,更加偏向于客户寻求型的创业,自然要紧贴客户;像研发、创新等,属于知识、人才寻求型的创业,则更多聚集在专业人才充裕的地带。
解放周一:海外创客大多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背景。对他们来说,在上海要想避免品尝失败的滋味,是不是难度更大?
汪怿:创业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失败也无需避讳。经验表明,上次的失败可能是下次成功的起点。我相信,决定创业的人,特别是决意在沪创业的海外创客,是不惧失败的。
但作为提醒,海外创客需要迈过以下几个关:一是环境识别关。要客观地识别环境,更为细致地了解当地的环境、政策和习俗,在此基础上寻找自己的创业“蓝海”。二是机会捕获关。要准确捕获在上海的市场需求、发展需求、创业需求。三是网络开拓关。要有效开拓市场网络、社会网络,适时引入更多的创业资源,加速企业成长发展。
解放周一:创业本质上是一个英雄主义的事情,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似乎存在一个“枪打出头鸟”的习惯性阻力。
汪怿:海外创客背着背包来到中国创业,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和困难不可谓不少。没有成功的梦想,没有坚韧的毅力,没有风险“追逐型”的个性取向,一路是走不下来的。与此相较,上海的“职员文化、白领情结”较为浓厚,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冒险精神不足,创新团队“大兵团”协同创新力度也显不足。
当越来越多的“歪果仁”来上海追梦,不仅让我们城市的国际化风景更加靓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本地人才能够直观地体验、学习他们身上敢于直面风险并最终战胜风险的精神。这种创造价值的使命感、不怕困难的坚韧性格、引领风气的气魄,是创新创业真正的本质,也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不可缺少的文化基因。
来源:《解放日报》2017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