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汪怿研究员近日接受《解放日报》采访,就上海引进人才发表观点。现全文转载如下:
相关人士纷纷点赞市人才工作大会及相关行动方案:构建一流软环境,则人才聚事业兴
让高峰人才一心一意攀“高峰”
2018年03月28日 01 :要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吴頔
3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以及会上发布的上海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提出“要让上海成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这次人才大会提出‘厚植人才优势’的方向,释放了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烈信号。”出生在上海、创业在上海的“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当初离开了美国谷歌总部回国创业,他深切感到这几年来上海在人才发展环境上的积极变化。他介绍,近年来公司从全球多个国家和全国各地吸引了大量各类人才,加入到运用人工智能改善英语学习方式的事业当中。“新方案一定会在此前‘人才30条’基础上,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也一定能帮助我们吸引到更多人才。”
“是不是人才、人才价值有多大,最终要靠市场说了算。”大会上市领导的一番话,让参会者们印象深刻。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表示,经过多年努力,上海集聚、培育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人才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突破,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但在集聚高峰人才等方面还有不足,比如顶尖人才、具有爆发潜力的人才相对缺乏。构建用人主体发现、国际同行认可、大数据测评的高峰人才遴选机制,因而就显得至关重要。“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也是上海人才工作的重要特点和原则。”汪怿说。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企业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就要靠人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虹介绍,目前企业自主整车研发人员近6400人,是5年前的2.1倍。在2018年全球最有价值汽车集团品牌榜单中,上汽超越本田、日产、通用等品牌位居第五,初步体现了“上海制造”品牌的成果。接下来将进一步落实上海人才政策,全力打造国内汽车行业的人才高峰:“既要培育‘大鳄大咖’,也要建设‘蚂蚁雄兵’。促进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事业留人才是真留人。此次人才高峰建设的核心做法是“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系统化解决高峰人才的各项需求。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书记刘岩称,要针对科技创新人才追求事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看重平台机遇的特点,进一步搭建干事创业的宽广舞台。比如让高峰人才可按需建设定制式实验室,着力提升张江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让人才优先使用张江科学城布局的大科学装置。许多科研人员都希望,能排除工作生活困扰、潜心科研。因此,更好发扬“店小二”精神,为人才提供高质量服务,也是上海人才高峰工程行动的重要方向。“自从我来到中国后,上海市的外国人来华工作政策每年都在显著地改进。”来自美国的中国商飞公司特聘专家谢里(Cyrille Breard)曾在波音公司工作多年,目前担任C919飞机噪声团队负责人,去年底他获得了中国绿卡。“上海市人社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和商飞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为我申请绿卡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和我的家庭可以定下心来。”他建议,能有更多官方渠道,方便外国人了解关于中国绿卡等政策及福利,从而使这些优厚待遇更好地发挥作用。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方案要求,赋予高峰人才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介绍,通过改革创新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该校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释放了科技创新转化的源动力。他表示,接下来,还要继续致力于为人才营造创新有平台、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协作有团队的事业发展环境,延伸人才工作维度,完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生活条件支持。“要做好生活保障,精心打造人才安居乐业的‘后花园’。为高峰人才构建一流软环境,让他们一心一意攀登科创‘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