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科研动态
我所汪怿接受媒体采访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8-05-31  浏览次数:519
专家及企业界人士建言我省人才建设
升级人才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

如何发挥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继上月组织百人团南下探寻深圳人才创新奥秘之后,省人才办又于5月12日邀请省内外专家及企业界人士,就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战略为江苏建言献策。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刚需

高质量发展表在产业、里在企业、根在人才。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刚需,没有人才的高质量就难有发展的高质量。

人才发展布局要有超前意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5G解决方案专家张本状介绍,华为从2009年就开始超前布局5G,并为此安排了大量的人才资源,2018年将投入40多亿元用于人才和研发。华为有今天,得益于这种持续的超前布局和高强度投入。

对于创新投入,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教授徐康宁认为,江苏提升空间很大。“苏州是江苏创新力度最大的地方,整个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接近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和深圳一比,相差甚远。”徐康宁呼吁,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包括加大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的投入,从而把技术创新的主体留在企业。

实际上,过去十年来人才优先投入战略,已经让江苏尝到了“甜头”,更看到了奔头。省人才办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

2007年实施“双创计划”以来,全省累计支出创业人才经费12.28亿元,而由人才创办的企业仅2017年纳税就达到50.41亿元,10年累计12亿多元的资助,仅2017年一年产出就相当于10年投入的4倍多;

江苏引进的“双创人才”目前共创办企业1700多家。相对于“九死一生”的创业成功率,这些企业三年存活率达85%左右,目前有486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工业园区统计表明,人才企业的纳税保持了每年34%的增长……

“这说明,人才企业是成长最好的企业,人才企业正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颜值担当’,江苏经济是典型的‘人才经济’。”省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高质量发展对企业而言,就是发展方式的转型、人才投入的增加、发展质量的提升。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意识,更好地发挥好人才作用,让人才、资金、项目、技术、产业等都充分活跃起来。

需要更多技术领军专家

对于江苏而言,当前促进高质量发展最需要哪些人才?徐康宁认为,首先需要的是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能够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甚至能够比较精准判断科学技术未来发展可能会引发的新产业,可以说是最核心的人才。”

此外,技术领军专家,具有全球眼光、负有情怀的优秀企业家,包括金融、法律、专利、广告在内的优秀现代服务人才,以及优秀工匠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都是江苏未来突破发展的急需人才。“战略科学家指出方向,技术问题要靠技术领军专家来突破、来解决,并且形成有竞争力的价值链,因此技术领军专家也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型人才。”徐康宁说。

徐康宁特别强调要对优秀工匠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介绍,德国有大量应用型大学,录取的学生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只能去做工匠,而是以做一名高质量的工匠为志向,社会和家庭都对这个职业给予肯定。“如果不从源头做好,让优秀人才乐于、敢于做工匠,就培育不出优秀工匠精神。”

人才支持要多向企业倾斜

人才支持要多向企业倾斜,要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这是专家们的共同呼声。

徐康宁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过去很多支持往往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但是真正重大关键产业技术的突破,还是来自于企业。这不是高校不作为,而是高校现有体制导致的。“在高校,你获得奖项、论文发表比较管用,至于成果有没有用、能不能产业化并不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担任董事长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旗下一家子公司于去年11月10日上市,产值十五六个亿,但是科研投入达1.2亿元,看起来成本高,后劲却很大,今年一季度发布的产值利润增加了30%多。“当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事业也能做到事半功倍。”

江苏需要加快培育造就具有全球眼光、擅于全球配置资源,有情怀、有担当的领军型企业家。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胡义东看来,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和企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还是要靠企业家。“建议对人才的支持精准到创新一线的人。比如加强对博士毕业人员的连续支持。企业创新投入最多的是用在人头上,如果企业家愿意出钱制定企业的人才计划,政府能不能给一些补贴?”

人才竞争的终点是人才生态

“简单地说,各类人才计划就是发个‘帽子’、送份百万元的‘贺礼’。当你第一个送‘嫁妆’的时候,是有用的,当人人都送时,就失去了竞争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说,人才争夺长期化、常态化后,短期靠补贴,中期看政策,长期还要看环境。“人才竞争到最后,争的必定是人才生态。真正的人才不是简单地在乎你给他多少钱,而是在乎你有多少空间、多少平台让他发展。”

汪怿以江苏、上海为例,两地通过简化政务流程打造良好营商环境,降低人才发展成本,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还有更多的空间。比如,如何松掉科研人员身上岗位、薪酬、职称这“三座大山”的束缚,让人才更有活力?又如,江苏有一流高校,能否加强基础研究,为未来20年、30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上海来说,房子问题、商务成本问题都是软肋,但是江苏的腹地空间比较大,要及早思考如何解决好安居问题。” 汪怿认为,过去,江苏的人才考核指标对引导各地吸引各路人才、发展人才经济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目前需要打造升级版,把载体平台、安居环境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人头的关注少一点,对环境的关注多一点,让更多的人才在江苏良好的环境里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为江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好的服务。

本报记者 郁 芬
新华日报2018年5月16日第2版

  文章搜索
输入关键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