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全球视角、开放心态,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使各类人才能够在党的关心支持下茁壮成长,让各类人才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贡献聪明才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体系,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强国之路,初步建立了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才事业发展成就斐然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的人才思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科研和教育工作搞上去;强调人才难得,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我们现在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阻碍了人才的成长,要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制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并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人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党创造性把人才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之路。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围绕这一战略,先后启动“211”工程、“985”工程等。2000年党中央首次将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2002年中央制定《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第一次写入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党章。党的十八大作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初步建立了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专业技术人员制度、职称制度等方面制定了开创性的制度,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建立了学位制度、留学制度,人才分配使用、培养教育、考核、晋升等制度也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体系基本框架:一是形成了以人才强国战略为总纲,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基础,18个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规划为骨架,全国31个省区市人才规划作为支撑的人才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二是形成了以法律为基础,以六支队伍人才政策系统为主体,有效涵盖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各个环节,有效覆盖国内、海外空间维度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基本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和人才工作体制。新时代,我国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把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引领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势。
人才事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人才工作。进入新时代,必须面对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人才争夺日趋白热化的外部环境,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突出人才的引领地位,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认识人才工作,把促进人才的成长发展、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角度,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突出人才的前瞻性引领性;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突出人才的优先性引领性。
深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全球视角、开放心态,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突出中国特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指导引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研究,为全球人才发展、人才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中国方案。突出对两个规律的尊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搭建政府、社会、市场三方良性互动的人才和智力平台。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思想优势,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大局和发展方向,构建符合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人才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使各类人才能够在党的关心支持下茁壮成长,让各类人才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贡献聪明才智。
原载:中国组织人事报2019年10月9日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