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首届“新技术·新治理·新城市”论坛在沪举办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9-11-11  浏览次数:48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近年来,得益于技术创新和治理升级,我国城市治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向精细化方向深入发展。为进一步探究如何通过新技术、新方式、新载体有机的整合来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11月1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联合举办的首届“新技术·新治理·新城市”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主题为“新技术时代的城市治理”。

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政府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琪教授,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刘杰研究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公共管理学科委员会主任韩传峰,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公共信息与社会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樊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公共决策实验室副主任郑磊,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汤蕴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唐涛,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树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城市社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荣,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谭力,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秘书长凌力,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法硕,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叶岚,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龙飞博士、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主任林伟峰,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人事科学院博士后薛泽林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嘉宾等出席。

“此次论坛的召开,正当其时。”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政府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琪表示。近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李琪认为,当前我们确实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层面,运用新的技术、新的科学手段和方式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尤其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上海怎么来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进者,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治理的新路径,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三大任务,这是我们上海要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转型发展靠什么来推进?答案是新技术、新治理。按照中央的要求,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社会治理进一步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其次,我们在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子方面有新做法,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5G技术、物联网,通过新技术、新方式、新载体有机的整合来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政务改革、城市精细化治理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公共信息与社会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樊博以“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政府”为题,阐述了“互联网+”和现代社会治理、政府管理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利用其去进行政务服务、城市治理。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公共管理学科委员会主任韩传峰则作了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模式与路径”的主旨发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公共决策实验室副主任郑磊,在谈及“基于开放数据的城市治理”时,用翔实案例、报告和经验展示了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巨大威力,但同时强调“城市治理还要以人为中心,每一个数都有温度。”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在题为“城市治理创新的基础:创新型政府”的主旨发言中认为,“一个拥抱、理解创新,具有创新基因的政府,能够自身进行创新的,同时能够全心全意为了创新而改变的政府、能够治理的创新的政府会迎来更多的新技术、新治理、新城市。”

在“新技术与移动政务专题”环节,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秘书长凌力以“基于电子证照构建智慧城市O2O服务”为题,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利用如电子证照等新技术来更好地实现城市治理。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法硕在发言中围绕政务服务APP公众使用的现实情况,阐述了对移动政务公众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的相关情况。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叶岚则聚焦“加强政府部门协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从公共管理学理论角度探讨了“一网通办”运行一年来的现状和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龙飞以“粗放的精细化:当前中国城市治理的困境”为题,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探究新技术、新数据的精细化要求在当前基层治理、城市治理当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在“新技术与城市治理”专题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熊竞以“跨政区的供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效果”为题,用实证数据阐释了上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市通办”的改革,打破了政区边界以后服务效能有明显提升,新技术应用通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了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来自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网格中心的林伟峰主任,则以彭浦新村街道全要素绩效管理2.0模式为例,展现了他们的社区“微网格”模式探索经验。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人事科学院博士后薛泽林在以“人工智能助推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创新机理”为题的发言中认为,传统治理面临着治理技术无法解决大规模碎片化城市与政策连接问题,而人工智能、感应智能和认知智能可以通过自动化手段获取各级信息,重构社会与政府之间连接,从而为城市精细化治理带来机遇。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张树平、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涛、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孙荣、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分别主持了各分论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教授谭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汤蕴懿对论坛进行了精彩点评,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琪做了大会总结发言。

论坛认为,我们将来面临数字化生存的环境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但反过来说,城市最终目的不仅要速度,还要有温度。在超大城市提升速度效率的基础上,我们还是可以更好的来兼顾一种温度或者正在转型当中。这样一种模式,包括基层很多机制上的创新可能会让中国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西方城市治理模式,甚至于形成新的基层公共管理或者基层公共服务的范式,这也让我们格外期待。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2019年11月05日

  文章搜索
输入关键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