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根据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安排,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学习体会。
支部书记张树平在会上向支部党员同志上了题为《实践、历史与逻辑:七一讲话中的政治学重大问题》的专题党课。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总结规律、提升理论,凝聚共识、动员行动,具有深刻的政治价值、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七一讲话向包括政治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若干重要议题,为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方向。通读七一讲话全文,至少有以下若干理论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创新:
第一,关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民族复兴是中国自近代以来作为一个国家整体的伟大梦想,是自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贯穿始终的政治主题。中华民族是民族复兴的主体性力量,中国人民是这种主体性力量的政治表达,中国共产党是这种主体性力量的主心骨。三者的关系层层递进,蕴含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政治逻辑。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和聚合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共谋民族复兴中的思想引领、组织凝聚两大政治功能。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衰败、国运衰退、文化衰弱的危机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历史斗争中,思想引领和组织凝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关键机制。
第三,七一讲话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同时也是中国百年史进行了新的历史阶段划分,其中有些理论表述值得关注。比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评价,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这一重要观点具有可供深入发掘的理论价值,渴望促进对作为过渡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研究。
第四,四大历史阶段相互印证、相互比较、新见迭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落脚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讲话提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种理论表述充分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五,关于伟大建党精神。讲话明确“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以及其他精神的理论表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六,关于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与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所系的关系。七一讲话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重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惟有“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里蕴含着重大的政治学理论判断和辩证法。
第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一新表述值得引起重视,政治所可以结合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智慧。
第八,中国共产党将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没有封闭闭塞的基因,其诞生、发展、成熟本身就是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一方面是坚持吸纳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一方面是坚持中国对世界和平、全球发展的贡献,二者共同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开放品格。
第九,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政党是特殊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特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这种特殊性的强调不是试图弱化和否认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必要性,而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纪律、坚强组织和自我革命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关键。
随后,支部党员对“七一”重要讲话,尤其是“建党精神”和“九个必须”等进行了重点的交流。大家认为,“七一”讲话全文立足于百年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的伟大实践,立足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管党治党、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立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连续与转换,充分展现了百年历史运动的曲折走向,从理论高度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落脚于对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号召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员,充分体现了实践、历史与逻辑的互动,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际中不断学习、深入领会、常学常新。
政治所全体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