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腿瘸了;睡了一觉颈椎坏了;太激动了,心律直接飙到二百;刷短视频憋笑,鼻动脉裂了,血止不住被送到医院……
上半年还在各地做旅行“特种兵”,下半年就收到一长串病例单,这是当代部分大学生的写照。一群还没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已经有了垂垂老矣的身体,同时又笑着为自己取了一个新外号——“脆皮大学生”。
大学生们真的就“脆皮”了吗?
承认派
“脆皮”是多种因素的叠加
“脆皮”原是电子游戏中形容“血条少,容易死”的角色。如今,放到大学生身上竟十分贴切——运动较少,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等时常引发隐性身体疾病,像不定时的炸弹诱发急性病状。在他们看来,别人眼中的那些不可思议的“脆皮”表征,也实则各种因素的叠加使然,而情况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晓菡是松江大学城的一名大三学生,最近一个月里她频频进出医院,“最近是因为一只耳朵坏了,前段时间是膝关节囊肿去拍片,再早一些是偏头痛得厉害,开了一些药。”
晓菡所学的是中外合办类专业,经常需要熬夜写澳方学校的课程作业,长期睡眠不足使得气色不佳。前段时间,在考研与留学的双重压力下,朋友们时常能够看到她恹恹地坐在图书馆写论文作业。“我觉得精神状态占更主要的因素,我会因为压力大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倒霉’的事情就接踵而至了。”晓菡认为,各种因素叠加,容易让身体产生警钟,“可能也是阶段性的反映吧,倒也不是说自己一贯这么弱不禁风。”晓菡说道。
“脆皮”事件的发生是个人因素和意外事故叠加的结果,而前者更占主导。当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都占下风时,抵御意外事故的能力自然会下降。嘉欣同学认为,“脆皮大学生”由来已久,只是近期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学时代课业压力大,“做题家”缺乏锻炼;到了上大学依然睡眠不足、运动量少,各方压力下情绪也得不到释放,再碰到一些意外事故,自然将积久的症状诱发出来。
“我的朋友说我是‘淬火大学生’,因为我总是把日程排得很满,像特种兵一样学习生活。”嘉欣是两个学生组织里的骨干,社团工作与学习生活无缝衔接,课多的时候经常会忙到凌晨。刚进入大学时她经常被突如其来的工作弄得手足无措,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骑车磕磕碰碰、走路容易摔跤、出去旅游就水土不服,“脆皮”般的身体自然找上门。
在适应的过程中,她找到“脆皮”的多方根源,从日常生活开始改变。她每周都会定期进行3到4次运动,长跑、游泳、自行车拉练样样不落下。通过自律淬炼自身,以抵御生活中偶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否认派
哪有如此不堪,更多是自嘲
当下,许多人上网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消遣。部分网络博主为迎合热点,吸引眼球,故意夸大事实,将“脆皮大学生”描述成粗心、生活经验不足、不在乎身体健康等,原本最具青春活力的这批年轻人,和弱不禁风挂上了钩,当代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被戴上了许多有色眼镜。
“比起‘脆皮’,我更喜欢‘铁皮’这个称号。年轻人打不倒弄不死,一颗坚定的心比铁还硬——来自一个坐了18小时火车硬座的大学生。”网上一条留言写道。和“特种兵”一样,据记者了解,年轻人更愿意用这种带有一定自嘲的方式火出圈,由此形成了“脆皮热潮”“脆皮铁皮大讨论”等热议话题。
与此同时,公共社交媒体让年轻人乐意向大众展示自己的生活,脱口秀般讲述“脆皮事件”,常常引发许多点赞与共鸣,这也让很多人对“脆皮”深信不疑。
刚刚上大一的小珂同学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日常,有一段时间她认为自己很“倒霉”,每天都会在朋友圈调侃发生的倒霉事件。“后来才知道,我也是脆皮大学生。”小珂告诉记者,“虽不至于三天两头进医院,但也时常闹一些小病痛。”
不过,一顿朋友圈输出过后,小珂依旧投入正常生活中,一天前她参加了学校的秋季运动会,“在备战运动会期间,我会定期进行运动训练,感觉身体素质好了很多。”从运动场出来的小珂活力满满。
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态度,简单地为他们贴上标签可能会以偏概全。
即将毕业的琳琳认为,网络调侃中更多是自嘲,要从更深处认识大学生这一群体。“网上部分说辞有夸大之嫌,真实事件仍在少数。尤其是污名化大学生的行为并不可取。”她正在参与一家社交网站推出的坚持做《100件恢复能量的小事》并做下记录,到现在已经打卡过半数,“期待从身体锻炼到修身养性,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我希望,自己进入职场后,让职场前辈知道我们大学生实际上是一个十分有韧性的群体。”
[链接]
《脆皮大学生自救指南》来了
为了帮助大学生摘掉“脆皮”的名号,最近,不少大学生群策群力推出花式“自救指南”“充电手册”。
复旦大学团委官方公众平台“团团在复旦”昨天推文,邀请“脆皮大学生”进来加满能量。适当运动,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情 绪稳定。是最为核心的四大法宝。《自救指南》专门提及,“心理问题躯体化对于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压力较大、情绪激动导致的过呼吸,紧张、焦虑情绪导致的肠胃应激、皮肤病……良好的情绪管理对身体有很大好处,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尽量保持稳定,让身体也维持在一个平和宁静的状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小编们,从学校学生视角出发,展示了各色充电方式:在学生社区咖啡馆的温馨环境中学习,为知识续航;感到疲惫的话,就来体育馆恢复活力;饭后“续约”食堂,再充会儿电。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视频号就此话题进行街头采访,引发一系列讨论同时也总结几点建议。“建议更多同学考研养成一个爱健身、爱运动的习惯。”一名来自退役军人学院的同学表示,有过两年服役经历的他身体素质过硬。
针对学期内定期的体测,华东政法大学团委送出“干货宝典”:立定跳远落地时稳住重心,小心摔倒;跑步时前脚掌外侧落地;仰卧起坐一定要抱头以手肘碰膝……
狂欢、自嘲和热梗之外,大家即刻行动起来,让“脆皮”变身坚实的铠甲。
[专家]
文化现象不等同社会现实,自我督促乐见其成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团委书记薛泽林对于“脆皮大学生”的现象不禁莞尔。他首先指出,这是当下的一种文化现象,有一种年轻人“文化认同”的属性。事实上,文化现象并不一定是社会现实,公众更要理性看待而不是完全被带入其中。
当下,许多年轻人上网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消遣,年轻人更愿意用这种带有一定自嘲的方式来蹭热点,由此形成了一股“脆皮热潮”。新词的层出不穷,大家对于热词的吹捧恰恰也反映了年轻人的活力。另一个层面,“脆皮”确实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当代青年人身体素质下降,或者说是感觉到“力不从心”的现象。各方压力加上普遍以“静态”动手指、玩手机的方式参与娱乐,会导致年轻人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久而久之在身体上有所沉积和反映出来。
即便如此,薛泽林仍然坚持,公众大可不必过于担忧这样的青年群体,“就像每一个代际看下一个代际总觉得‘不太行’,实际上,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现在00后大学生。”
从对策建议上面,薛泽林认为,针对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少,上海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建议要有更多的配套运动设施。在大学课程、社团活动中可以加大体育课程、活动范围和力度,尤其要留下空间给年轻人组织开展他们自己喜欢的体育娱乐活动,让大家切身参与到线下活动中来,提升和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另外,公众也要理性看待文化现象,不要习惯性地给年轻人贴上标签。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