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14日,“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人权发展”青年学术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论坛由上海市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骆明婷主持,上海市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基地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刘杰研究员与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常健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杰主任对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始终致力于为青年学者搭建开放、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汇聚青年学者的多学科视角,进一步深化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人权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他强调,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如何有效汇集和评估民意,是实现人权保障的重要一环,这对建立更加科学、系统的民意评估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常健主任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需要从问题出发,关注民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意见综合、治理质量与效率的平衡等。此外,他还强调青年学者应发挥朝气与创新精神,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创新贡献智慧。
在理论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权保障,从基础理论、实践创新、技术赋能、群体权益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讨论。基础理论的研究聚焦民主与人权的概念解析,探讨立法参与的人权功能、民主立法的认识论逻辑及人权体系中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实践创新方向的研讨关注制度机制设计,涵盖基层软法治理、地方人大决定权程序、立法联系点赋权差异等议题;技术赋能领域的讨论聚焦数字化时代的治理变革,分析智能平台如何激活基层参与、网络空间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及数字鸿沟对老年人权益的影响;群体权益的研究侧重特殊群体保障,深入讨论生存权模糊性困境、老年人数字人权的实质平等路径等现实问题。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推动人权保障实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论坛的学术价值,指出研讨既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多元视角,又紧扣基层治理、数字技术等现实议题,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还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深化与人权保障实践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研究方向。
本次论坛是上海市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基地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展开热烈研讨,成果丰硕。期待未来基地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与实践向更深层次发展。
(唐馨玥 供稿)

